深圳应成为源头创新的策源地 优化文化精品扶持政策鼓励“精品原创”

来源:深圳商报 | 2021-08-23 08:58:05 |

5月13日,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开幕大会结束后,在深圳会堂北通道举办了第一场“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6位市政协委员亮相。据悉,这是借鉴全国两会、广东省两会的做法,深圳市政协首次在全会期间举办“委员通道”采访活动。

深圳应成为源头创新的策源地

市政协委员、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表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已全面启动,吹响了解决“卡脖子”问题研究的冲锋号。深圳是我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其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创新成果产业化。深圳不必再重复规划建设产业转化用地,而是用好现有1500多家国家、省、市平台,采用租用现有产业园区的方式而非新建,大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度。

市政协委员、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认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应和其他城市的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所区别。在追求原创性科技研究成果的同时,还要将科学技术成果变成深圳产业的一部分,要成为源头创新的策源地。同时,深圳要建设国际化的科学中心,不仅仅是建设一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更要选择一些在国际上都属于独特的、对产业有影响的重大基础设施。

对人才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

市政协委员、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关注人才话题,呼吁对人才进行差异化评价,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建议对人才实施分类管理服务。他说,作为高端人才载体的深圳高校发展迅速,一些高校排名上升很快,建议深圳高校发展瞄准“双区”建设,找准定位,百花齐放,实施个性化、专业化、差异化发展,为深圳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人才。

“全国各地青年人才持续流入深圳,深圳是真真切切‘青年的主场’。”市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廉思说,深圳应完善面向青年人才的社会文化服务体系。对于各类青年技能人才,建议鼓励一些企业和职业院校以联合办学和共同认证的方式,为他们提高技能提供保障。对于已经取得了一些重大技能成果,或者业内公认的技能人才,应当打破学历和论文的种种限制,允许其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优化文化精品扶持政策鼓励“精品原创”

“深圳今年率先出台了两项与性别平等相关的指南,一是广告审视指南,二是防治性骚扰指南。指南一发布,引来网友点赞‘深圳先行先试’。”市政协委员、市妇联副主席易玉琨为妇联更好发挥作用建言:更持之以恒地推广、宣传性别平等观念,更大力度推动立法,用好用足深圳地方立法权,推动就业与反家暴方面立法。

市政协委员、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于爱成认为,深圳文化事业短板是名家大师不多,杰出艺术人才、青年艺术人才数量不够,原创能力相对不足,建议重视原创文化事业,“这是要花钱的。”于爱成委员说,过去比较重视设施建设打基础,侧重建文化交流中心,未来要优化文化精品扶持政策,建议深圳设立文化艺术奖项,对在全国获奖为深圳获得荣誉的文化工作者给予鼓励。(记者 彭琰 张妍 董思)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1 联系网站:85 572 98@qq.com